原題:趙治勲 私の履歴書(4)內弟子スタート
摘自:日本經濟新聞
作者:趙治勳 名譽名人
翻譯和整理:找借口安靜 需要放松一下
內弟子是指與師傅共同生活並學習的弟子。如今這種形式已經不多見,但過去在圍棋界和將棋界是很常見的。
特別是木谷實老師,他對弟子的培養非常熱心,只要認為有才華,不論國內外都會召集來培養。在40多年里,他總共培養了五十多名職業棋手。
我加入木谷道場的時候,是內弟子中最小的,大約有十個內弟子。除此之外,還有同樣數量的走讀弟子,加上老師的七個孩子,就這樣我突然被丟進了這個近三十人的大家庭。
事先聲明一下,入門後的四年里,我幾乎沒有什麽記憶。這可能僅僅是因為年紀小,或者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痛苦,潛意識里把這些記憶抹去了——以下很多是後來聽別人說起的故事拼湊起來的內容。
到了上學的年齡,我被安排去離道場有點距離的東京韓國學校上學,但沒多久我幾乎就不去學校了。也許是因為覺得課程無聊,或者是無法適應集體生活。我總是找借口說“周一到周五要忙於道場的圍棋學習”,所以只在星期六才去學校上學。有時還會和喜歡圍棋的校長下一些棋。
那段時間我每天假裝去上學,實際上我去的是位於道場和學校中間的哥哥(趙祥衍)的公寓。因為哥哥白天幾乎不在,我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度過時間。在公寓畫畫、寫文章、讀書——。
當然,書都是日文書,我最喜歡的是吉川英治的作品。像《三國志》和《宮本武藏》這樣的歷史小說,我讀得津津有味,日語也因此學得相對較快。對我來說,吉川英治的作品就像是我的教科書。
過上這種“隱居”般生活的原因,是因為道場里的弟子們圍棋水平太高,導致我對圍棋失去了興趣。
在道場我們都是放任自流的,沒有人會專門教你。木谷實老師只會在後面觀察。想要變強,就必須和弟子們互相切磋。
剛開始的時候,前輩們還會說“來練練吧”,主動找我下棋,但很快我就意識到,這里的水平和韓國的棋館是完全不同的,而且他們不像在和林海峰老師的公開快棋賽中那樣溫柔地下棋。
特別是在當時,那個道場被稱為“魔鬼之住所”的地方,里面有很多實力非常強的前輩。像後來獲得二十四世本因坊稱號的石田芳夫,名譽王座加藤正夫,以及佐藤昌晴和久島國夫,當時還不是職業棋手,但已經具備了超過普通職業棋手的實力。
圍棋是比拼地盤的遊戲,但與這些前輩對局時,我剛圍好的地,他們就會毫不客氣地進來,輕易地就被破壞掉。反過來,我想打入他們的地盤,卻總是被全部吃掉。每下一盤棋,我都會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實力有多差。
規則是如果贏了,受讓的子數會減少;如果輸了,子數會增加。我一度在與石田芳夫的練習棋中被讓到9子的局面。九子局被稱為“井目”,是用來指導初學者的。“韓國的天才兒童”在這里毫無光彩。
如果晚來兩三年,也許我能更勇敢地面對這些強大的前輩,但年少無知的我,精神上被擊垮了,心態也隨之崩潰。在這個重視自主性的道場里,更沒有大人會責罵我“你給我好好學習”。
Comments